文客中文

字:
关灯 护眼
文客中文 > 纽约1990 > 第512章 勋章的份量

第512章 勋章的份量

    曼哈顿上西区,玛利亚·凯莉的顶层公寓主卧内。发^.^新^.^地^.^址 wWwLtXSFb…℃〇M


    玛利亚脸色潮红,像只慵懒的猫咪般依偎在林恩怀里。


    空气中弥漫着事后的温存和香氛的气息。


    卧室里的电视正播放着一档深夜谈话节目。


    主持人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年男性,嘉宾则是一位头发花白、戴着金丝眼镜、气质儒雅的历史学者兼社会评论家。


    他们讨论的主题,正是近期轰动全美的热点——总统自由勋章的含金量及其获得者。


    “罗伯特教授,”主持人身体微微前倾,语气带着探讨的意味,“我们都知道,1991年之前的总统自由勋章获得者名单,堪称星光熠熠,几乎涵盖了20世纪各个领域的巨匠。您能否为我们观众简要回顾一下,哪些领域的杰出人士曾获此殊荣?”


    被称为罗伯特教授的学者推了推眼镜,从容不迫地开口,声音温和而富有磁性:


    “当然。这份名单确实代表了美国精神和成就的顶峰。粗略来看,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几个领域:


    政治与外交领域:


    例如,前第一夫人、伟大的人权领袖埃莉诺·罗斯福;


    备受敬仰的精神领袖教皇约翰二十三世;


    前美国总统兼二战盟军最高统帅德怀特·艾森豪威尔;


    以及前国务卿、着名外交战略家亨利·基辛格博士。”


    “科学与技术领域:


    包括开创性的企业家和动画大师沃尔特·迪士尼;


    ‘原子弹之父’罗伯特·奥本海默;


    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詹姆斯·沃森;


    当然,还有虽属艺术领域,但其成就如科学般精准卓越的钢琴大师阿瑟·鲁宾斯坦。


    另外,在社会活动领域我们绝不能忘记1977年被追授这个勋章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·路德·金博士。地址发布邮箱 LīxSBǎ@GMAIL.cOM”


    主持人适时地接话,将话题引向更贴近本次讨论的方向:“那么,在娱乐产业方面呢?


    据我所知,上一次有娱乐圈人士获得此殊荣,还是1985年。传奇歌手、演员弗兰克·辛纳屈先生。表彰了他数十年来在娱乐表演和慈善公益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。”


    “完全正确。”罗伯特教授点头,“辛纳屈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文化图标。他的职业生涯本身就是一部美国娱乐业的微缩史:


    40年代,他是令无数少女疯狂的‘偶像歌手’;


    50年代,他在《乱世忠魂》等影片中成功转型为硬汉演员,并获得奥斯卡奖;


    60年代,他创立了着名的‘鼠帮’(Rat Pack),成为拉斯维加斯和娱乐圈的领袖人物;


    70年代,他一度淡出公众视野....”


    主持人接过话头,语气充满赞赏:“但他在80年代完成了惊人的回归!1981年的《三巨头》专辑和随后成功的全球巡演,让他重新站上巅峰。


    这也解释了为何在1991年的今天,他依然被视为一位‘活着的传奇’。他的艺术生命力持久不衰。”


    罗伯特教授微微颔首,补充了更立体的一面,语气变得客观:“当然,辛纳屈先生的职业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。他也经历过低谷,包括事业上的波动和一些...私生活上的争议。


    例如,他与某些黑手党人物过从甚密的传闻、他火爆的脾气、以及与媒体之间长期的紧张关系,都曾是他公众形象中不那么光彩的部分。”


    主持人立刻总结道,语气中充满了时代赋予的宽容:


    “然而,随着他在1985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,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。他过去的那些传闻、争议和个性棱角,如今都被主流媒体和公众重新解读,视为这位传奇人物独特‘个性’和‘真性情’的一部分。


    他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一位国宝级的文化偶像。他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可能过时的‘老派’歌手,重塑为一位代表美国娱乐业黄金时代精神、艺术生命力持久不衰、并致力于慈善事业的‘尊贵长者’。


    媒体不再挑剔他的缺点,而是齐心协力地为他加冕,将他供奉在美国文化的万神殿中。”


    教授赞同地补充:“没错,这种印象在刚刚过去的1991年3月,他76岁生日前后达到了高潮。全美各地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,媒体进行了铺天盖地的、几乎一边倒的正面报道,彻底巩固了他‘一代宗师’的地位。”


    主持人最后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镜头,仿佛在做结案陈词:


    “而如今,我们年轻的LINK,在他年仅18岁的时候,就走上了这条通往‘国家象征’的道路...这不得不说是前所未有的。
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LINK和‘鼠帮’的核心成员之一,已故的小萨米·戴维斯,还是纽约拉瓜迪亚艺术高中的校友...这仿佛是一种奇妙的传承。”


    节目恰到好处地结束。


    玛利亚转过头,美丽的棕色大眼睛望向林恩,眼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崇拜和迷恋,她娇声说道:


    “尊贵的LINK先生...他们都说你是新的弗兰克·辛纳屈呢!”她纤细的手指轻轻划过林恩结实的胸肌,语气带着一丝挑逗和比较,“不过...你可比他年轻时强壮多了,也帅多了...”


    林恩闻言,只是随意地笑了笑:“辛纳屈是真正的传奇,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”


    但他心里却在默默吐槽:辛纳屈结了四次婚,和伍迪·艾伦的相好米亚·法罗离婚后,又娶了一位比他年轻得多的模特芭芭拉·马克思。


    除了这四段婚姻,辛纳屈还与许多当时最着名的女性有过恋情,这进一步巩固了他“风流倜傥”的公众形象:劳伦·白考尔、朱丽叶·普劳斯、安吉·迪金森、多丽斯·戴、丽塔·海华斯、甚至还有玛丽莲·梦露...这情史可真够丰富多彩的。


    而且这节目暗搓搓拿自己和辛纳屈对比,还特地提到他和黑手党的关联,总觉得有些不怀好意。


    就在这时,林恩放在床头柜上的私人手机震动起来。


    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,是莫特·朱克曼。


    他有些意外,示意玛利亚保持安静,接起了电话。


    “朱克曼先生?这么晚有事?”林恩的语气保持着一贯的平静。


    电话那头的朱克曼,声音热情得近乎谄媚,与之前因为哥伦布圆环项目被套牢而愁云惨淡的状态判若两人:


    “LINK!没打扰你休息吧?首先,再次恭喜你!总统自由勋章!太了不起了!这才是真正的美国英雄!”


    他绝口不提那个让他损失了4.5亿美金、至今一块砖都没垒起来的烂摊子,而是话锋一转,开始大谈特谈“纽约媒体的未来格局”和“舆论引导的重要性”,语气中充满了暗示性:


    “LINK,相信我,很快就会有天大的好消息传出来!关于《每日新闻》...嗯,你知道的,一些积极的变革正在发生。


    未来的纽约,需要更有远见、更负责任的声音。而我们,将是塑造这声音的关键力量...”


    林恩立刻明白了。


    查克·舒默暗中操作的那场针对《纽约每日新闻》的收购案,已经接近尾声,即将尘埃落定。


    朱克曼已经和查克修复了关系,这是提前来示好,并为未来可能的新合作铺路。


    “听起来不错,朱克曼先生。期待你的‘好消息’。”林恩语气平淡地回应了几句,便挂断了电话。


    他这枚刚刚到手的总统自由勋章的份量和光环,正在这些远离公众视线的、错综复杂的幕后交易里,被迅速而有效地兑现,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影响力和谈判筹码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我不是戏神 十日终焉 玄鉴仙族 娱乐:从作曲人开始成为传奇 枪灵:千年魔女爱上我 把崇洋媚外的小仙女扔到中东